OA办公

《建所50周年历史回顾》序(2)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3/10 来源:本站 浏览:次 字号:

《建所50周年历史回顾》序(2

副标题:------第二任所长马少梅致建所50周年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

祝贺《重庆所发展回顾》光荣问世

  20131025日,在上海召开的“上海地区《飞鸿踏雪泥》第一辑新书发布会”上,唐怀斌高工介绍了《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发展回顾》的编辑进展情况,受到与会老一辈专家教授和编辑人员的赞赏和高度评价。会议期间,唐怀斌高工向我提供了电子版的《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发展回顾》(初稿)光碟,回家后我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上看到了光碟中的内容,顿时,近50年前开始的许多往事和老同事又浮现在眼前,非常亲切,非常感人。当年的这些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加强三线建设,备战、备荒、为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愿报名支援三线。一机部将上海老所一分为二,在重庆北碚附近建立起一个新的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19663月,按照自愿和优选的原则确定的近200名内迁、随迁职工和家属,带着大量的仪器设备和家具,乘着“夔门号”轮船,沿着长江西进,通过三峡天险,顺利抵达山城重庆,受到重庆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我们的新所址地处嘉陵江畔的一个山坡上,是1965年开始基本建设的。有些直接分配到重庆所的65届毕业大学生也参加了基建工作。内迁后,职工们在突击盖起来的没有卫生间的“干打垒”宿舍住下,生活条件之简陋,是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重庆所就象一个小小的军营,生活区和工作区靠在一起,职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着半军事生活。职工宿舍每层楼左右两侧各有4间住房,各有一个公用厨房。每个公用厨房都有四个炉灶,每家用一个炉灶。下班后四户人家一起在厨房炒菜做饭,可以互相观摩,磋商烹调技艺,有说有笑,很是融洽。每逢周日,我们都乘坐当地老乡开的小木船,到江北赶自由市场,可以免票购买蔬菜、水果、肉食、鸡蛋等生活必需品。

 重庆所的职工,处在那个年代,思想单纯,作风朴素,事业心强,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辛勤工作,一面搞研究开发,一面搞设计实验,还要跑外协,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大家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开发创新,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开发了大量的新产品,完成了许多系统工程项目,包括某些军工项目,同时锻炼出了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内地建设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为仪器仪表行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重庆所人”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贡献,历史不应当忘记,也是不会忘记的;“重庆所精神”,也将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纵览重庆所最近编写的《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发展回顾》一书,在广大老职工撰写回忆录的基础上,比较详尽地记述了几代重庆所人团结互助、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成绩卓著的历史,令人钦佩,催人奋进,必将成为重庆所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代代相传。

 作为重庆所的老职工,我衷心祝贺《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发展回顾》光荣问世,并借此机会向所有的前赴后继的重庆所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良好的祝愿!祝愿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重仪所官方二维码

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1003915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2103号